原本就一直處于誠信危機的國內保健品市場在內患尚未消除的情況下,如今將面臨國外巨頭的強勢“入侵”。全球醫藥巨頭、美國制藥集團董事局主席丹尼爾·史密斯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該公司將斥資5000萬美元全面進軍國內保健品市場,未來幾年投放國內的將不少于4000個品種的保健品和日化產品。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朱康年表示,今年以來,已經有不下20家跨國保健品企業和協會有過接觸,中國本土保健品企業將面臨來自跨國企業的前所未有的沖擊。
一個洋產品國內賣數億
和國內保健品企業品種單一而且銷售規模有限的現實情況相比,美國制藥有著強大的優勢。丹尼爾·史密斯透露,早在2002年,該公司的部分產品已經通過代理商進入中國市場,其中,僅“希銀2000+”單個專利消毒產品,2004年在國內的銷售額就達到1.8億元。正是看中了國內強大的市場潛力,美國制藥決定改變代理銷售的模式,轉而在中國設立公司。
本土企業面臨強沖擊
面對美國制藥集團的大舉進攻,中國保健協會秘書長朱康年昨天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憂心忡忡地說,國內保健品零售市場沒有真正的國際企業參與的局面很快將成為歷史。作為美國最大的健康產品生產企業之一,美國制藥集團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將引起其他跨國保健品公司的跟進反應,中國本土保健品企業將面臨來自跨國企業的前所未有的沖擊。
朱康年秘書長表示,今年以來,已經有不下20家跨國保健品企業與中國保健協會進行過接觸。未來一段時期內,中國保健品市場將迎來一個跨國企業爭相進入的高潮,這些跨國公司最大的優勢在于龐大的產品庫和完備的產品線,類似美國制藥這樣的大型企業往往動輒擁有幾千個系列化產品,這是中國本土企業難以望其項背的,這些巨頭的進入,勢必引起中國保健品行業和市場格局的巨變。
誠信將是競爭焦點
以往,跨國公司保健產品進入國內多數是國內代理商努力爭取來的。但由于代理商水平、實力參差不齊,因此多數產品對國內保健品市場沒有造成多大影響。而安利等直接投資運作的企業影響力也基本限定在直銷領域。此次美國制藥的強勢進入將引發跨國巨頭的新一輪的進軍國內保健品市場熱潮。朱康年認為,對于已經基本形成了保健品消費習慣的國內消費者來說,跨國巨頭的進入將極大豐富人們的消費選擇。此外,在同國外巨頭的正面競爭中,產品質量、公司的誠信將是中外企業都必須重視的問題。因此從誠信的層面來說,跨國巨頭的進入,將迫使國內企業收斂過去那種盲目夸大產品效果的不負責任的銷售行為。畢竟,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只有產品過硬、信譽度好的企業才能生存下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