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場歷來是商家必爭之地,很多企業在新品上市時會選擇北京作為"橋頭堡"。北京經濟發達,人口眾多,消費特點突出:北京人好面子、愛攀比,沖動型購物居多,對產品的附加價值極為看重,信賴老品牌、注重售中售后服務等。
全面深入地研究北京市場的特點,才能有的放矢地制訂營銷策略,從而取得市場運作的成功。這篇北京市場考察報告,也許能給正在或希望開拓北京市場的醫藥保健品企業以參考。
消費行為特征
1."領袖型"人物的消費影響力很大。北京市場購買能力全國首屈一指。北京人好面子、愛攀比的特點使得"領袖型"人物對消費的影響力很大,尤其是對中高檔產品的消費。因此,很多企業的新產品上市往往選擇北京作為"橋頭堡"。北京人沖動型"面子"購物居多,尤其看重節日,因此,節日促銷成為北京市場的顯著特征。
2.北京人追求品味,信賴老品牌,對產品的售中、售后服務尤為關注。作為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北京起著引領時尚潮流的作用。消費者推崇國外品牌,同時又注重口碑,信賴國內老品牌,對于產品的售中和售后服務要求很高,在選擇產品的時候,對于店員的服務態度和售后承諾較為重視,認為有實力的大企業才會有售后服務和承諾。
3.產品附加價值是市場競爭的重要環節。北京人對產品的附加價值極為看重,在對產品本身的需求得到滿足的同時,非常關注產品帶來的附加價值或樂趣。
4.媒體是促進消費行為的主要動力。北京文化氛圍濃厚,報紙、電視和廣播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北京人有讀報紙的習慣,報紙廣告多,覆蓋面廣,影響力大,同時,北京的車流量和人流量居全國之首,所以,一般企業會選擇打報紙廣告,有實力的企業則會選擇"報紙+戶外廣告"組合拳。因此,外地企業在進入北京市場時,一定不要忽視北京消費者的這一特征,如果沒有實力不能在央視進行廣告高空投放,就盡量有效利用主流報紙和戶外廣告。
5.終端的戰略作用不可忽視。北京具有多元化的消費特點和消費層次,民工、學生、白領、海歸、文藝圈、外國人等各類人群的需求不同,不同人群接觸的媒體和傳播途徑也不相同。企業在進入北京市場時,首先要選定產品的核心陣地,充分發掘和利用產品的有效終端,并進行有針對性的宣傳和推廣。
消費者偏好
北京市場的消費者偏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北京人對健康問題極為關注,只要是對健康不利的產品,或有任何負面的新聞,不管產品此前如何紅火,都會受到排斥。同時,北京人還喜歡把產品的負面信息傳遞給周圍人群。
2.熱衷于購買節日禮品。北京人比較講究氣派,尤其在節假日,無論是高端產品還是低端產品都有市場。保健品在節假日尤受歡迎。
3.北京人周末或節假日常出入市區或附近郊區各大景點,因此對于醫藥企業來說,這些景點也大有商機。
4.北京人對價格較為敏感,常常貨比三家,同時對產品促銷信息有著極強的觸動意識。且北京人知識豐富,在選擇產品時喜歡多方面衡量比較。
渠道資源
作為終端較為集中的區域,北京市場在布局上逐漸向規律性多元化發展。2004年調查結果顯示,北京現有藥店1400多家,醫保全新、金象、同仁堂、永安堂、正丹堂、嘉事堂、頤壽堂、德威治等多家連鎖藥店基本覆蓋了北京各大重點地區。超市有京客隆、超市發、物美、家樂福、城鄉倉儲、小白羊等,目前北京市社區連鎖超市、便利店總數達1500余家,社區覆蓋率達到65%。
1.KA類賣場(超大賣場)。北京主要以家樂福、華堂、沃爾瑪為首,其銷售能力和影響力是整體市場的核心風向標。對于實力強大、市場根基雄厚的企業,成功進入并占領KA賣場的意義尤其重要。同時,KA類賣場適合開展各種類型的活動來配合銷售,人流量大,消費者購買力強,專柜類名牌產品居多,定期舉辦各類節目,是白領和高收入階層的主要消費場所。但其主要弊端是進場費用較高,對產品和企業實力要求很高。
2.中小型商超。中小型商超多在商圈附近,主要覆蓋上班族和工薪階層。中小型商超人流量不多,但每逢周末、節假日或上下班時間,人群也相對集中。在這類渠道,產品基本上要全面覆蓋,以中、低檔為主。
3.便利店零售店。此類渠道主要處于消費者生活圈周圍,服務于消費者日常生活需要,面對的消費者主要是家庭主婦,店面明顯但面積有限。因此較為高端的產品不適于在此銷售。
北京市場較大,新產品上市對于企業和終端市場要求也很高,需要企業對于當地資源、市場等方面要全面了解。對于外地企業來說,與執行能力較強、覆蓋面較廣的經銷商合作,不失為一條捷徑。
媒體選擇
1.電視媒體(不包括央視)就北京臺而言,《法制進行時》、《特別關注》、《第七日》等收視率較高。在頻道選擇上,以北京2和北京4娛樂影視頻道收視率較高,這兩個頻道往往以都市首播劇和幾檔經典娛樂欄目為主,如BTV-2的《繽紛劇場》,BTV-4的《黃金劇場》等。因此,很多企業在新產品上市時,往往會選擇這兩個頻道配合廣告宣傳。在收看人群上,北京電視臺的主要消費者以女性、中老年人、家庭為主。
所以,企業在開拓北京市場時,若要選擇電視媒體作為主要突破口,則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如果企業實力雄厚,產品特點鮮明,最好選擇央視,一方面易于樹立品牌,另一方面,權威性強;其次,可選擇全國收視率較高的幾大衛視,如湖南衛視、東方衛視、安徽衛視等,但注意產品鋪貨要及時配合;若只想開發北京市場,則可以選擇北京電視媒體的黃金檔電視劇場與《法制進行時》、《夫妻劇場》等幾大經典欄目結合,同時在地面推廣和終端市場上還要做大量的配合工作。
2.報紙媒體選擇一個有影響力的報紙媒體進行宣傳,有時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北京市場,除專業媒體外,面向大眾的主流媒體有《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京華時報》、《新京報》、《北京晨報》、《信報》、《精品購物指南》。OTC藥品或保健品進行報媒廣告宣傳時,可以首選《京華時報》和《北京晚報》,次選《信報》、《北京青年報》。如果選擇專業媒體,《中國醫藥報》的《藥店周刊》和《健康周刊》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但還要根據企業和產品情況量身而定。如《京華時報》更具有廣譜性,適合大眾化產品,與消費者生活密切相關;《北京晚報》主要以活動式廣告推出,多結合新產品上市或其他緣由發布信息,對于北京當地人影響力較大;《信報》主要以年輕工薪族、學生族、民工為主,特點鮮明、有個性的產品,適于投放此類媒體;《北京青年報》、《新京報》、《精品購物指南》定位較高,主要針對白領、企業老總等辦公、商務一族。當然,實際操作中還要根據企業和市場的具體情況,制訂廣告媒體投放策略。
3.戶外媒體戶外廣告有如下特點:流動性大,存在時間長,覆蓋面廣,視覺沖擊力強,具有閱讀強制性,受眾量大,千人成本低,廣告內容轉換便利等特點。北京的戶外媒體有著強大的影響力,北京市常住人口3000萬(其中居民1400萬),公交車1萬余輛,年客運量達43.7億人次,日運輸量平均為1197.3萬人次,平均每車每天運輸量超過1000人次;北京市民87%的人經常乘坐公交車,65%的人每周乘坐4次以上,21%的乘坐頻率為每周1~3次,平均每個工作日乘坐公交車的時間超過1小時。因此,公交車、候車亭、地鐵等戶外廣告可作為配合電視的地面推動主力媒體。戶外廣告的大量運用,既能夠體現企業和產品的形象,又能快速影響并進入消費者的生活。
4.廣播媒體廣播是北京市場的一大特色,路況信息、音樂、新聞報道是很受聽眾歡迎的欄目,其廣告宣傳作用不可忽視。在收聽頻率上,FM103.9交通廣播收聽率、廣告有效率最高,其次為FM97.4、FM90.0、FM87.6三個頻道。因此,外地企業,尤其是產品具有一定特色,適于投放廣播廣告的,可以交通臺和音樂臺作為主要投放媒體。但由于北京廣播媒體較為熱門,因此,企業需提前做出決定,以免錯過時間,無法投放。
總之,對于北京市場的運作,無論是新企業或是老企業,也無論是新產品還是老產品,需要把握以下幾個重點:在終端選擇上,需要確定產品的鋪貨策略,把握好大賣場、中小超市、便利店等的開發策略,并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終端包裝和配合工作;選擇適合產品投放的媒體,并針對市場和產品特點制訂媒體組合;在市場策略執行上,有效利用北京市場的文化特征,利用新聞炒作和公關活動快速建立產品的市場聲音;除了產品本身的價值外,還需給予消費者有效的附加價值,并在價格決策上,針對不同人群細分市場,滿足不同消費群的需求;在推廣方式上,根據消費者的特點開展市場活動,有時可以與社會話題有機結合,引起消費者的關注,而不是單純的買贈。同時,注重節日市場策略,給消費者制造一些新鮮話題,以快速實現口碑傳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