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維護人民健康的忠誠衛士’,就是特別強調衛生部門的責任意識?!痹?月7-8日召開的200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衛生部部長高強神情凝重。
2006年是“十一五”規劃實施的開局之年,也是加快衛生發展極為重要的一年?!? 做好今年的工作,對于推動今后5年乃至更長時期的衛生發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备邚姀娬{。在會上,高強部署了衛生部門在2006年要抓好的幾項工作,其中,關于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以及強調政府衛生工作責任等幾項工作惹人注目。
城市醫改思路初步形成
與2005年高強所做的工作報告相比,2006年的衛生工作報告除了強調繼續加強公共衛生建設、重大疾病防治、農村衛生工作和新型合作醫療、城市社區衛生服務、醫院管理等方面的內容之外,還特別強調繼續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和進一步加強政府責任。
“我們對深化城市醫療服務體制改革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研究,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基本思路,但由于情況復雜,涉及多方的利益調整,整體方案還需要進一步論證和完善?!备邚娬f。
據介紹,目前,對衛生事業發展,衛生行政部門已經基本形成共識,已經確定衛生事業發展必須把人民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須堅持公益性質;走符合我國國情的道路,不盲目照搬外國的模式,努力構建以農村和社區衛生為基礎、大型醫療衛生機構為支撐的醫療衛生服務體系,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衛生事業;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機制相結合,強化政府在規劃、籌資、服務、監管等方面的職責,注重引導和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入社會資金發展醫療服務。
在國家整體改革方案未出臺之前,各地要積極探索環節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具體措施和辦法。高強指出,第一,各地市都應選擇部分公立綜合醫院,作為轉換運行機制的試點,建立平價醫院或平價病房,主要為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低保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及老人、兒童服務。第二,清理和規范公立醫院開辦的特需醫療服務項目和內容,對公立醫院開辦特需醫療服務要實行必要的調控和干預,用于特需醫療服務的病床數不得超過總床位數的10%,防止盲目擴大特需醫療服務規模,影響基本醫療服務供給。第三,公立醫院從事特需醫療服務取得的收入,除彌補醫療服務成本外,應建立醫療救助基金,用于解決弱勢人群的特殊困難。
確立政府衛生工作四大職能
高強要求,在2006年的衛生工作中,要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強化調控、監管、管理和服務。政府衛生工作的基本職能是宏觀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
宏觀調節,就是要通過制訂并實施區域衛生發展規劃,加上必要的行政干預,實現衛生事業的全面、協調、持續發展;市場監管,就是嚴格執行衛生法律、法規和規章,嚴格機構、人員、技術準入和服務收費監管,保證群眾醫療安全和收費合理;社會管理,就是依法管理公共衛生服務,調節醫療衛生服務供求,妥善處理各種利益關系,維護衛生服務公平、公正,有效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公共服務,就是財力、物力向公共服務傾斜,為群眾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衛生服務。
“在今后一段時間內,應從嚴控制公立大型醫院建設規模和發展速度,控制醫院擅自利用銀行貸款和社會融資購置大型醫療設備,嚴格醫院高新技術準入,抑制醫療規模盲目擴張,著力發展農村和社區衛生,著力發展基本醫療和適宜技術,實現醫療服務供需總量和結構的基本平衡。要把醫療服務作為衛生監督的主要任務,完善監管體制,健全監管制度,強化監管手段,充實監管內容?!备邚娬f。
在2006年要抓好的工作中,高強還指出,作為政府還需要完善衛生機構經費保障機制,加強項目資金管理。一是會同有關部門深入研究衛生機構的財政經費保障機制,落實有關經費補助政策。制定公共衛生服務項目的政府補助范圍和標準,加大投入力度,保證完成公共衛生服務項目任務;二是優化衛生投入方向,調整支出結構,重點支持公共衛生、農村衛生和社區衛生、三是切實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基建項目和中央財政補助地方衛生專項資金管理。
“今年衛生部還將繼續推進醫改試點工作。從報告來看,衛生部對醫改態度很謹慎,衛生部門更加重視自己的責任,同時也清醒地認識到醫改需要衛生部門和其他部門的同步推進?!绷邢瘯h的國務院法制辦科教文衛法制司副司長宋瑞霖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