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上海12月3日電 (記者李榮)農業部副部長牛盾3日在此間表示,在保障農產品數量供給的基礎上,全面提高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已成為中國農業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一項戰略任務”。
在首屆中國綠色食品發展論壇上,牛盾說,上世紀90年代后期,中國農產品供求實現了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余的歷史性跨越,中國農業發展進入了新階段。建立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已上升至戰略高度,這是“保障城鄉居民消費安全、有效提升中國農產品市場競爭力、擴大中國農產品出口和促進農民增收”的共同需要。
這位農業部副部長說,中國在建立農產品安全體系的過程中,把實施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作為一個主要“切入點和突破口”。這種認證將以農業標準化生產為基礎,對農產品實施全程質量控制。在經過嚴格認證之后,實施全面的認證產品商標品牌管理。
牛盾說,目前中國農產品質量安全認證體系主要分3個層次: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現階段發展的重點,目標是用5年左右的時間迅速擴大總量規模,保障基本消費安全;綠色食品認證的質量安全標準達到發達國家先進水平,主要致力于發展精品品牌,滿足更高水平的消費需求;有機食品認證則更注重以國際市場需求為導向,服務于出口貿易,從中國國情出發,因地制宜地發展。
據農業部人士介紹,在農產品質量認證中,歷史最久的是綠色食品認證。經過14年的發展,中國“綠色食品”已是一個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影響力的精品品牌。近年來,中國綠色食品產品總量規模的年增長速度接近30%,出口貿易的年增速更是超過50%。正在上海舉辦的2004年中國綠色食品博覽會上,消費者對標有“綠色食品”認證商標的產品十分認同,購買踴躍,都認為“吃得放心”。
農業部門下一步將加快建設農產品質量安全法律法規、標準、檢驗檢測等保障體系,加強農業生產環境治理、農業投入品監管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的力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