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成都9月29日專電(記者吳曉穎)“在老年人消費領域,涉及保健品及保健服務、醫療輔助用品的投訴呈上升趨勢?!保玻溉?,成都市消費者協會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成都消協受理的此類投訴明顯增多,一些不良企業巧妙設置各種陷阱,騙取消費者錢財。 近年來,隨著我國社會快速老齡化,老年人消費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記者從成都市消費者協會獲悉,今年7-8月,成都市消費者協會在全市范圍內展開了老年消費者權益保護狀況調查。 結果顯示,一些企業利用老年人對健康特別關注的心理,以及醫療知識較缺乏、防范意識不強的弱點,巧妙設置種種陷阱,騙取老年人錢財,有的單筆被騙金額高達數萬元。老年消費者在接受“治療”或“保健”后,大多病情并無減輕,有的甚至沒病反而治出病來。 年近70歲的江婆婆是成都市雙流縣一位普通市民。今年她在參加某公司健康知識宣傳時,被告知患有“三高”病狀,在宣傳人員的勸說下購買了8544元的“欣腦欣膠囊”。在服用4盒后,她感覺并無效果,查閱該保健品時竟發現是“無產地、無廠名、無生產許可證”的“三無”產品。 成都市消費者協會宣指部主任李艷華表示,不良企業行騙的基本模式為:以租賃場地進行現場健康宣傳的方式,冒用專家、名醫名義進行“義務診斷”“免費看病”,故意夸大或捏造病情嚇唬老年消費者。在騙取老人信任后,向其推薦實為保健食品的高價“藥品”,或邀請老年消費者參加各項高額費用的養生活動。 李艷華說,這類投訴事件中,除少數經消協調解后能獲得退賠外,多數結果是消費者上當受騙后,所謂的專家名醫攜款潛逃,退貨無門。老年人身體不適,應選擇正規渠道體檢或就醫,不能病急亂投醫、盲目買藥,在購買保健產品要謹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