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是蜂蜜的銷售旺季,同時蜂蜜國標也再次“升級”,將于本月22日正式頒布實施。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走訪了成都部分蜂蜜市場,一位銷售蜂蜜的老板告訴記者,市場上的蜂蜜能夠達到70%的純度就不錯了!根據國家目前頒布的蜂蜜標準,蜂蜜是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加工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而不能稱為“蜂蜜”。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衛生部官網查詢到即將正式實施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蜂蜜》,該標準與2003年出臺的《蜂蜜衛生標準》相比,有了比較大的變化:修改了范圍;增加了蜂蜜的定義;將原料要求改為蜜源要求,并明確主要的有毒蜜源植物品種名稱;修改了感官要求;修改了理化指標;增加了污染物限量、獸藥殘留限量、農藥殘留限量等。 “修改、制訂這些標準,充分借鑒了國際標準和其他國家標準經驗,分析比較了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歐盟、澳新、日本、美國等的食品安全標準?!毙l生部監督局相關負責人在媒體通氣會上表示。 同時,新標準明確規定桉樹蜂蜜、柑橘蜂蜜、紫苜蓿蜂蜜、荔枝蜂蜜和野桂花蜜的蔗糖含量要小于或等于10克/100克,其他蜂蜜則要求小于或等于5克/100克。 “對于不規范經營的蜂蜜廠家來說,新標準是個緊箍咒?!睒I內人士認為,蜂蜜新國標有利于規范蜂蜜市場,從一定程度上遏制不良商家的造假行為。 “洋槐蜜、野桂花蜜、棗花蜜……”大多數商家稱所有產品均為正規廠家貨品,但不敢保證是百分之百純蜂蜜。 昨日,成都商報記者走訪部分蜂蜜市場發現,市場所售蜂蜜外包裝大多標有“純正”、“天然”等字樣,然而仔細閱讀標簽,卻發現有“經現代科學工藝加工而成”的小字說明;同樣凈含量的蜂蜜價格也相差甚遠,差價竟可以達幾十元。 “產品標準號、食品生產許可證號、質量等級等要素一一俱全?!倍鄶迪M者表示,僅從外包裝上,很難辨認出哪種蜂蜜質量高。 一位在售蜂蜜的老板告訴記者,要想在市場上買到百分之百的純蜂蜜幾乎不太可能,能夠達到70%的純度都不錯了!然而,根據國家目前頒布的蜂蜜標準,蜂蜜是天然物質,經過化學工藝加工的,只能稱為“蜂蜜制品”,而不能成為“蜂蜜”。 據媒體之前報道,中國蜂行業協會的一份報告顯示,從往年來看,全國原蜜產量每年僅20多萬噸,還要供應出口,而市場上每年賣出的蜂蜜有80多萬噸。市場在售的假蜂蜜主要是將大米發酵得到果糖后經過脫色做成的果葡糖漿?,F在普通蜂蜜收購價大概是果葡糖漿的好幾倍。(四川新聞網-成都商報)
|